Chenxiao Ma | October 20, 2017
因为从事农业,所以农村人口流动性差,每个人周围的人都是熟人,而且都是不受自己选择的
农村人的“智力”并不差,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不低。农村人的“知识”比较少,但是也只是在城里人看来,城里人和乡下人都有各自擅长的知识领域
乡下人不识字,是因为乡下的生活中人们的交流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面对面交流)和时间的限制(祖祖辈辈所需要的知识是恒定的)
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是看得很清楚的。
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其实这个筛子虽则有助于人和人间的了解,但同时却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
中国人按照次序划分人,与自己越近的人次序越高,自己的次序最高,称为“差序格局”
“己欲立而立人”这句话说出口就已经预设了每个人都是“欲立”的
为什么 Sheldon 会给 Amy 画一个同心圆?
“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而两性之间的鸿沟是难于跨越的,克服阻碍求同存异是危险的、低效的和不稳定的,因此恋爱被禁止、两性被隔离,社会上出现了同性的组合,如“但求同日死”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
西方人按照团体划分人,团体的界限是清晰的,称为“团体格局”
国家元首为了自己国家利益谈判时,“把国家看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为这个团体,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但不能牺牲它来成全别种团体”?
同一个团体中的人是平等的,团体对所有成员是公正的,这构成了道德的基本原则,也体现在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宗教教义中
团体是抽象的,需要代理人(minister)来执行功能,代理人必须对团体的成员一视同仁,因此“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团体格局 | 差序格局 |
---|---|
团体的定义是客观的: | 差序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 |
团体的界限是清晰的: 是一个集合 | 差序的界限是模糊的: 在不同场合等于不同的集合 |
道德的原则是平等和公正 | 道德的原则是伦理和礼 |
团体是自发形成的:组织工会 | 差序是客观存在的:亲子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
“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是存在的 | 对君义、对父孝、对友信、兄友弟恭等 |
家庭承担纯粹的生育功能,孩子成人后离开家庭 | 氏族承担政治、经济和宗教功能 |
夫妇是家庭的主轴 | 父子是氏族的主轴 |
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生命的意义在于阻碍的克服 | 阿波罗式的文化模式:人要接受已经被安排好了的宇宙 |
维持社会秩序的是国家权力保障实施的法律 | 维持社会秩序的是社会积累的经验,由于社会变动少,传统经验很有效,“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 |
四种权力
社会冲突中产生横暴权力。被统治者暂时屈服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暂时形成了平衡。用武力维护的权力是横暴权力
社会合作中产生同意权力。由于社会分工,每个人都要依赖他人才能生存,因此互相订立契约。被契约保障的权力是同意权力,获得同意权力的前提是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
社会继替中产生教化权力。为了共同从事生产,人们必须要遵守一些规则,“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有些规范稳定下来,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就成为了文化。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父亲强制孩子学习这些规范,是承担了本该由社会承担的教化工作。教化权力的前提是文化的稳定,在变化很少、新问题很少的社会中,凡是年长的人“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才发生的问题”,“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
教化权力不是横暴权力,因为父亲是在承担社会的功能,并非在剥削孩子
教化权力不是同意权力,因为文化是先于孩子而存在的,孩子并没有同意或反对文化的机会
社会变迁中产生时势权力(英雄权力)。在原有的方法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无法解决新的问题时,能够提出新方法的人将会受到他人的信任,获得指挥他人的权力
封建社会中,贵族与皇帝分享政权,互相没有控制权。秦朝时封建解体,皇权变成了皇帝一人独有,大臣是皇帝的臣仆,不和皇帝分享政权。做官是危险的,但是可以获得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不受权力威胁的收益。“绅士是退任的官僚或是官僚的亲亲戚戚。他们在野,可是朝内有人。他们没有政权,可是有势力,势力就是政治免疫性”
知识本来可以根据性质分为“自然知识”和“规范知识”两类,自然知识是“事物是怎样的”,规范知识是“应当怎样去处理事物”。“《论语》里所申述的知是属于规范知识。依孔子看来,凡是专长于规范知识的人可以不必有自然知识。孔子所代表的知者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物。分辨五谷是自然知识,对于知者是不必要的。”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在变动很少的乡土社会,规范知识成为了传统,只要遵循现存的规范就可以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问题,那么知道这种规范的人就具有了社会的威望(长老权力)。最初规范知识不是少数人特有的,是口口相传的,不需要文字记载的。但是生活日渐复杂,口口相传出现了差错,就需要查证文献。文字也就成为了传统,也就是规范知识的载体;能够使用文字的人也就获得了社会威权
乡土社会的生产者是没有闲暇的,因此只有能靠收租生活的很大的地主才能有资格学习文字。为了维持收租的特权,这些地主也必须读书,用文字来维持社会地位。“文字是得到社会维权和受到政权保护的官僚地位的手段。”所以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知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这些并不掌握自然知识的“知识分子”是不会进行技术革新的,当西洋技术传入时,也只想将自然知识分离出来单独吸纳,“要维持社会的形态而强行注入新的技术”,自然是行不通的。进入现代社会,知识分子需要将自然知识和规范知识都进行革新,“总合成一体,使知识不成为一个社会阶级的独占品”
中国的士大夫没有政权。政权是“政策的决定权,也就是国家的主权”,政权在世袭的皇帝手中。“事归政统,理则归道统。”统治者可以选择用不用道,知识分子只能游说和咏叹,只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农村可以通过经营农业、出售粮食来获得资本,也可以通过小手工业。在靠近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的农村,农民购买大量的工业品,因而资金外流;又由于城市工业的竞争,小手工业的收入大幅降低。因此,“以丝业为主的江村”等靠小手工业来维持的农村,将会发生金融竭蹶。农民不得不借高利贷维持生计,高利贷无法偿还时,就只好出让土地所有权
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人可以将土地出租获得租金,也可以自己经营。自己经营可以支付工资雇佣工人,也可以自己劳作
由于只有种地这一条出路,一个家庭的子孙只好分摊土地,结果就是土地越分越少,每一代都比上一代贫穷。一旦实行双系继承,即子和女都有平等的继承权力,土地将会继续被分小;同时由于男性和女性受到自己继承的不动产的限制,无法随意搬家,就导致要么只能在邻近的地域中发生婚姻关系,要么一方将土地出租,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
“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不知何为“衣食足”的情况下是一句空话。尽管自然科学已经弄清了人日常所需的营养,但是社会科学还没有弄清人的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等社会需要的最低标准,因此“衣食足”的客观标准是很难确定的。那么主观标准呢?可以发现,人们有一套公认的正当生活标准,如果有人过分超出这个标准,便会招致其他人的反抗,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
法律本身的基础很薄弱。它是只在人民能容忍的时候才有效力。
农业在高峰时需要大量劳动力,在用人低谷时又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因此农村人口很多,只靠土地养不活,就不得不从事工业。这种工业是用来解决生计困难的,发生在人多地少的农村,利用的是过剩的劳力。还有另一种工业发生在土地贫瘠的农村,需要较昂贵的设备,因此利用的是过剩的资本
作者提倡的具体举措有:动员和帮助女性从事农业同时完善跨域劳力流动、土地实行分散所有集中经营、减少新生儿同时减少夭折、吸收农村游资投入生产、贷款给农民偿清高利贷、举办春耕劳力贷款
“位育”是潘光旦先生对 adaptation 一词的翻译,意思是人和自然的相互迁就以达到生活的目的。“文化是位育的设备和工具”
中国的传统处境是“匮乏经济”,“也就是生活程度低,而且没有发展的机会”,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是知足、克己。儒家文化不关心技术进步,也不回答有关物质享受的问题,只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即“洒扫应对”
西方的处境是“丰裕经济”,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是“无餍求得”。科学发达与技术进步互相促进成为循环。但是工业革命后随着现代工厂的出现,工人们的行动准则变成了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资本主义的不断积累,是出于积财富于天上的动机。”因此工人们对于工作没有兴趣,找不到意义,社会的完整性受到威胁
在完整的社会里社会所要个人做的事,养孩子,从事生产,甚至当兵打仗,个人会认真地觉得是自己的事
留下的是代表着我们民族性的一辈肯低头、自私、不健康也不容死的难民们。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上传和下达两条通路,称为“双轨政治”。在过去,皇权下达只到县令,乡绅可以通过自己的关系网将民意向上反映。皇权下达收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形成了“皇权无为,地方自治”的局面。而如今建设新中国,自然要破除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下达通畅,但是目前负责下达的人“只会传传命令,事情办不成”,同时又还没有健全的上传的通路,因此亟待改革
我承认经过几千年专制政治压迫下的中国老百姓,政治程度是极低的。他们怕事,他们盲从,这些都可以是事实。中国现代化的需要不是基层老百姓所自觉,即使觉到了生活不能这样下去,也不一定知道怎样解决他们的问题
目前农村的人才正在大量流失
可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却必然会起重要的变化,足够使他觉得已异于乡下人,而无法再和充满着土气的人为伍了。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即使肯屈就乡里,在别人看来也今非昔比,刮目相视,结果不免到了家里都成了个客人,无法住下去了
由于现代工业的传入,本来支撑着农村生计的手工业受到重大打击,将无法再为地主阶级供奉食物,地主阶级应该早日清醒地认识现状,积极寻找出路。其中的一条出路就是发展工业
通过改进技术,农民可以从事分散的工业;通过改进组织形式,农民可以获得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工业的全部收益
对象 | 目的 | 运用的心理方面 | 理论方法 | |
---|---|---|---|---|
社会思想 | 已往及目前的社会 | 了解,说明,解释 | 理性的体认与分析为多 | 因果的推导,关系与关联的发现;归纳逻辑为多 |
社会理想 | 未来的社会 | 改造至于革命 | 意志,情绪,信仰为多 | 演绎逻辑为多,强作综合或至于武断 |
社会冥想 | 未来以至于莫须有的社会 | 憧憬,慰藉,逃避 | 情绪的依恋,至于感伤主义;幻觉,白日梦,至于错觉 | 可根本不问方法,不用逻辑 |
繁殖是动物的本能,但是人类可以控制性行为、受精、妊娠、生产这个链条,只靠本能不能保证一直有婴儿出生
种族延续要求社会结构的维持,承担某一个社会角色的人去世后要有人接替他的角色,这个继任者必须熟悉社会的规则,掌握社会需要的技能,只靠本能不能保证婴儿会成为合格的社会分子
生和育在父母的角度都是收益小于成本的行为,因此要靠社会的生育制度保障
社会的产生是因为分工,如果每个人都做一样的事情就不构成社会。分工的基本依据是区别,性别是最基本的区别。因此社会上存在着性别之间的分工,也因此一男一女是完成抚育的最小单位,称为“双系抚育”
随着男女的社会分工界限的模糊,抚育的功能越来越不是必须要一父一母了
婚姻是社会对于双系抚育的保障,即对于亲子关系的确认。我国法律规定女子婚外恋怀孕时,如果不经过法律手续,她的丈夫就在法律上被认定为这个孩子的父亲。也就是说,在没有其他证据时,亲子关系可以由婚姻关系默认
社会使用各种手段保证婚姻关系的稳定持续,如牵涉双方家庭的经济利益、举行复杂而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等
婚姻的双方需要高度的融洽,高度的融洽最好就在共同成长的人中找,但是社会又有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则甚至形成了法律
这种规则不是因为人们本能地对血亲不会发生性兴趣(因为这种规则的出现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人们对血亲产生性兴趣的可能性和先例)
这种规则不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近亲杂交会导致遗传上的恶果(因为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则并不只是适用于有血缘关系的近亲,“生物上毫无相关的同姓者可以禁止婚姻,可是生物关系极密切的表亲间倒可以鼓励结婚”)
这种规则是因为近亲本身已经被社会规定了关系,而性关系会导致这些社会关系的紊乱(性关系一定会导致婚姻关系?)
既然不能在近亲中结婚,那么夫妇在生活中就必然遇到磨合的困难,解决方法有如下几种
“相敬如宾”:既然不能经济任务和感情任务都融洽配合,就只好退而求其次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才不是指技术上的能力,而是指性灵上的钟情;德也不是行为上的善,而是人间的幸福
试婚、童养媳、中表婚姻(因为事业的单位,氏族,总是单系的,父系或者母系)
自由选择:恋爱改变两个人,对于彼此的强烈感情使得双方都愿意促进彼此的合作,进而实现夫妇的配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开父母,分家独立
父居和母居
普通人怎样来卸去一些悔恨的重负,满足“再来一次”的重生愿望呢?生个孩子。
谁都知道得人欢心的法门,是赞扬人家的文章和子女。
我们常可以听得长辈们捻着胡须,容忍自己的过失,而把责任轻轻地交卸到下一代去。
我们在别人的贬褒中筑成我们的理想。因之,理想中的自我实在是社会标准的反映,现实和理想的差别,也正是个人和社会的歧异。
父母的理想事实上代表了社会对于父母的期待,也是社会塑造孩子的方式。如果社会变化很快,亲子两代的理想不同,就会发生冲突
我们传统亲属词汇中世代的记号是:高,曾,祖,父,子,孙,曾,玄,来,昆,仍,云。曾来仍都是再生的意思,祖玄昆云都是距离的意思。
成年年龄延后,晚婚晚育导致亲子两代之间的年龄差距加大
养子
过继
暂时的改系,改为以女继母